中国移动近日发布的《移动6G网络架构技术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《白皮书》)被业界视为6G发展的里程碑。
该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基于中国移动《2020年“2030+网络架构展望”白皮书》,进一步丰富了6G网络架构的发展驱动力、设计理念、总体设计、系统设计、组网设计等。
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介绍说,6G系统的核心是网络架构,云顶现金开户,就像移动通信系统的骨架和中心一样。作为移动通信网络代际发展的核心标志之一,网络架构设计的前瞻性、可行性和兼容性将直接影响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路径和应用效果,必须提前考虑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鹤权表示,6G网络架构是全球关注的焦点。《白皮书》对6G网络架构的设计进行了前瞻性的尝试和探索。的意义。
《白皮书》强调,6G网络的架构设计既要面对数字时代的变革,与国家战略高度兼容,又要考虑新场景、新需求的驱动力,要论证新技术在跨界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引入的可行性。性。
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项继英表示:“白皮书创新性地总结了6G网络架构的新特征,即三体、四层和五面。这是业界第一次看到如此高度的浓缩和易于理解。总结了网络架构的特点。
根据中国移动的说法,“三体”是指网络本体、管理和编配主体以及数字双胞胎;包括控制平面、用户平面、数据平面、智能平面和安全平面。
6G是全球移动通信行业技术创新的焦点。全球通信技术强国、领先运营商、科技公司都加入了6G研发的行列。虽然6G的技术研发还处于探索阶段,但它何时发生,将如何改变人类社会,是公众持续关注的问题。
业界预测,按照移动通信产业“使用一代、建设一代、研究开发一代”的发展节奏,6G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化。
根据IMT-2030 (6G)推广组发布的《6G整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》中的场景,6G将进一步从服务人、人、物扩展到基于5G的智能实体高效互联。,实现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能互联的过渡,最终帮助人类社会实现“万物智能互联、数字孪生”的美好愿景。
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兼首席科学家、东南大学教授游啸虎表示:“虽然6G是2030年后的新一代移动通信,但5G的发展将为6G奠定基础。5G技术的逐步融合和平稳过渡将使现有的5G投资更有效,未来的6G发展更稳固。”
对此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也指出,网络架构需要向上兼容、向下发展,需要关注智能对网络简单性因素的作用,通过智能降低网络复杂性的成本,达到熵降的目的。